中国红酒网 - 红酒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温州文成农家红酒,甘醇甜香,滴滴醉人心
G.biz | 商业搜索

温州文成农家红酒,甘醇甜香,滴滴醉人心

信息来源:hongjiu.biz   时间: 2024-03-26  浏览次数:16

  对于家乡红酒的记忆是外婆炒的菜,家里要是煮鸡鸭鹅或者猪蹄这些肉类食物,外婆会在翻炒后的食物中加入适量红酒,酒和热锅碰撞,锅里油渍跳跃,滋滋作响,满屋子都是浓浓的酒香。酒味渗入肉里,使外婆烧的菜肴也更加醇厚劲道、鲜香美味。

  节日里,特别是过年的时候,外婆会烧上一大桌好菜,一大家子好十几人就会围坐在一起,一边闲扯着家长里短,一边享受着美味带来的乐趣。女人们则喜欢热一壶红酒,热的时候红酒里放点红糖或者冰糖,尝起来口感甘甜,闻起来气味浓郁,一口下去,连鼻腔里冒出的气味都是满满的酒香。甜的味道,加上酒的香醇,让人忍不住“咪”一口又是一口。家人说红糖酒补血暖胃,女人喝了可以美容。

  喝红酒时,大人们总是对孩子们很“吝啬”,最多是拿筷子往酒里沾沾,再往我们小孩嘴里点点。那时候,我的感觉就是红糖酒真甜、真香啊,真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,也能和大人一样分享酣畅,尽情的尝尝农家红酒。

  文成传统农家红酒,指的是利用优质糯米和红曲霉菌发酵而成的红曲酒。红曲酒最先是红色的,一年后变微黄,五年后变琥珀色。

  传统农家红酒酿制技艺主要分布在福建、浙江、台湾等地。浙江东阳市、浦江一带、台州天台县是浙江红酒的主要产地。在文成全境,均有传统红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人。其中又以黄坦、双桂两地更善于制粬,故而两地的红曲酒更为纯正。红曲酒深受本地人的喜爱,每到最宜酿酒的季节,文成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忙着酿制红曲酒。红曲酿酒技术始于宋代,明、清时期颇为盛行,民国年间流传更为广泛。

  在民间一年两次时间可以酿酒,一次是清明酒,一次就是十月酒,因为这时候的山水最清,而酿成的酒可以存放的时间也最长。红曲酒酿制技术要求高。先是取糯米洗净,挑去杂质,加清水浸泡,当用手捻米米会碎时就可以捞出来控水了,然后放到蒸锅里蒸熟。蒸煮糯米的过程总是让我们小孩子很期待,因为蒸锅里出的糯米饭是最好吃的。

  在村子里,特别是冬季农历十月十日那一天,差不多一条街的人都在蒸糯米,对着刚出锅的糯米,我们迫不及待的抓一把,由于太烫,只能左右手换着掂着揉成团。那一天,左邻右舍的糯米团可以让你吃个撑。蒸好的米要事先过一遍水,目的是让它散开,易于和曲子拌和,有利于发酵。再将熟糯米平放在屋子里的凉席上,用自然风干方式干冷至30度。

  红粬也要用凉开水泡过,这样有利于发酵。一定要在米30到35度之间拌粬,过冷不易发酵,过热曲菌会被烫死。酿制红曲酒的顺序是先放水,再放红粬,最后放入蒸熟的糯米,一斤米配一两半的红粬再加一斤八两的水。将水、红粬、熟糯米搅拌均匀,在这里有一个必须注意的就是一定要避开每日的涨潮,否则糯米会沸腾溢出。接着拿东西遮住缸口,移至二十度左右的地方。

  静置一个月后,瓶中的原料已融为一体,颜色已由清红逐渐变成深红。在酵母菌的催化下,糯米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,红曲酒初步酿成。要想得到超级醇香的口味,需要再酿上几年。最后用筛网过滤,过滤后得到的红曲酒就可以作料酒或直接饮用。

  红曲酒酿制是一个细心活,也是个耐心活,放入的糯米、红粬、水的比例,放置的时间、温度、湿度,都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去掌控。再加上红曲的发酵速度快、不易控制,技术不到家,很容易酿酒不成反倒成醋。

  民间还有一种红酒叫“双份酒”,是将第一次酿制的红酒从酒缸中抽出,以酒为“水”,再放入红粬和糯米再次发酵,其制作步骤与前面所述步骤一致,用这个方法做出的二次红酒就特别粘稠可口。在婆婆的记忆中,这个酒的味道至今让她难以忘却。

  在文成还有一个习俗,就是产妇在坐月子的时候,经常会把红曲酒和鸡蛋、鸡肉、兔肉、索面等一起炖煮,这是因为红酒能够活血化瘀、驱寒祛湿,对产妇的产后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就载“红曲主治消食活血,健脾燥胃。治亦白痢,下水壳。酿酒破血行药势,杀山岚瘴气,治打扑伤损,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”。最让我留恋的是坐月子喝的“蛋丝酒”,就是把鸡蛋打散倒进滚烫的酒水里。甜甜的红酒,香气四溢,一碗下肚,唇齿留香。月子里喝的酒一定要放在锅里蒸过,酒气过了,才不会喝醉,别看农家酒好喝,但后劲可足了。

  现在喝“蛋丝酒”已经不再是坐月子的专利,文成一些农家女人注意养生,常常会在“蛋丝酒”里再加些红糖,在辛苦劳作一天后,“咪”上一杯,浅酌慢饮,再搭配一碟咸菜、毛豆,小日子别提有多自在惬意。红酒要是配上一盘珊溪螺蛳或者包头鱼,那幸福妙不可言,仿佛时间定格,曾经关于青春的甜蜜被返回,留下的是一丝丝沁入心田的舒畅。

  “咪”一碗浓醇的农家红酒,独享一份人世的尘缘,何不悠哉、乐哉?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红酒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