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很高兴再次与大家做分享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国内酒类繁多,但近百余年来,在中国为何白酒才能“经久不衰”?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白酒的喜爱度也在逐渐升高。其中啤酒、红酒为何不可?到底输在哪?看完醒悟。
一、 啤酒没有酒味,也不够劲道
不得不说,很多年轻人开始是非常喜欢啤酒的,因为喝起来非常的爽快,尤其是冰啤酒,喝起来非常的方便,年轻人喜欢豪饮。但是,它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。
第一是口感,啤酒的口感是有些微微发苦的,并且也有不小的刺激性,所以啤酒是不适合进行细细的品尝的,如果是劣质的啤酒,那喝起来就更难受了。
第二是因为本身工艺的限制导致啤酒的度数都是很低的,所以想要喝醉就会喝得非常的多没有白酒那种回味无穷的醇香口感,喝多了啤酒,还会给身体带来负担,比如湿气、大肚腩等都是很多喝多了啤酒人的典型现象。
二、 红酒等于饮料,国人喝不惯,没有氛围
怎么说呢,红酒没有在浪漫的氛围下去饮用感觉就是暴殄天物。而且,好的红酒的价格也是不低的,比起多数白酒来说,贵太多了。一般红酒口感又苦涩,加上在中国真正的好红酒实在太难买到了。
而且,中国没有喝红酒的场景,国人也没有饮用啤酒的习惯。在老酒友心中,红酒只能算是一种甜甜的饮料。还会给人一种苦涩的感觉,反观国内很多饭局上,基本是白酒在碰杯,因为白酒更容易激发酒友的情感,喝起来更有情怀。
三、 饮食文化不一样
白酒在中国来说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,国人从小就接受了白酒的文化,比如中国很多农村人都会自酿白酒,很多小地方都有当地特产酒。多数人从小就看着父亲喝着白酒长大的。经常闻到那种醇香味,所以,对白酒感情深。
而且白酒在中国使用场景多,不仅可以饮用,还能用来辅助跌打损伤,这一点早已经融入到了国人的骨子里。所以,说到喝酒,当然喜欢白酒。
另外,中国白酒文化浓厚,比如汾酒,4千年历史了,无论是山西还是国内其他省份人群,都对它有情怀,自小就学会: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朗朗上口,老幼皆知。
比如53度黄盖波汾一直是多数酒友的最爱。价低纯粮,总是喝不过瘾。喝了还想喝,入口极好,清香无比。回味无穷。比起啤酒、红酒带来的愉快感要好太多了。
另外,如今畅销的茅台、五粮液也一样,在酒友圈子,它们不仅仅是饮用品,更是可以收藏升值的资产。比如飞天茅台更是经典。
这些浓厚的酒文化,导致了白酒在中国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。这是文化的感化,啤酒、红酒无可替代的。
四、保质期,使用场景影响
最后一点是对酒的使用场景不一样,啤酒多为自饮止渴,在国内,说用啤酒来送礼的还真没有见过吧。而且保质期也短,红酒是外来酒,近些年才流行,但在送礼方面也一样,没有庄重感。
反而白酒一直是中国人好友之间互赠的好物,因为白酒没有质保期,留存越久越醇香,而且使用场景广,送礼、自饮、待客都可以,中国人待贵客用名酒一直是习俗。
特别是很多懂酒的行家,喜欢用名酒、古酒来互赠亲友。综合上诉4大原因,这就是在中国白酒才能“经久不衰”的主要原因。你怎么看?看完有没有醒悟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