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民晚报讯(通讯员 张硕洋 记者 袁玮)临近“双十一”购物节,许多网民都开始手动填满自己的购物车,准备采购一场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也可能趁此机会,将假冒产品销售给消费者。近日,徐汇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,被告人徐某以牟利为目的销售假冒的“Penfolds”品牌红酒,获利87万余元。徐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,并处罚金15万元。徐某上诉后,二审维持原判。
张硕洋 画
2017年11月起,徐某以牟利为目的将假冒的“Penfolds”品牌红酒销售给下家,下家再通过微信朋友圈或线下人员对外销售至江苏、上海等地。徐某利用微信、支付宝等方式收取货款共计87万余元。2018年7月2日,公安机关依法抓获该下家,查获待销售的假冒“Penfolds”品牌的各类红酒近6千瓶及散装的二维码、背标、防伪标签、礼盒若干。今年9月29日,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。在审查起诉阶段,徐某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。
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徐某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,销售金额达87万余元,数额巨大,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。徐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,系坦白,依法可从轻处罚。被告人与被害单位达成谅解,依法可酌情从轻处罚。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事实、性质、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,作出如上判决。